从西方的文藝復興,啟蒙運動到東方的明治維新、五四運動,其形成的主要原因,乃是人在傳統思想,既有生活中的醒覺,企圖超越現有框架,擺脫原本形式。如此一來,人才能有進步。基督徒本亦如此。我們豈是〝作〞一輩子的基督徒而不自覺?豈是終其一生而不知自己所信為何?
衛理公會會祖衛斯理約翰,一個極其平凡的人。與你我一樣,只是為生活而活著。他是查經班導師,他是牧師,擔任過宣教士,但他沒有重生的經歷,正如你我一樣,重生的經歷可以自己撰選,或許他只希望如何盡己責任完成牧師的職份。
1738年5月24日,是衛斯理生命轉變,信仰成熟的一個轉折點-<羅馬書註釋>的序言令他心中感到異常的溫暖。就這樣,一代屬靈傳人在如此平靜的宗教經驗中誕生了。
或許我們也如衛斯理約翰一樣,可以參與許多的服事,卻可以從未重生、更新、覺醒。
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:重生、更新、覺醒之後,你的事奉肯定更有能力,更有信心面對未來。
不要迷信於屬靈的經歷必須是呼天喚地。山崩地裂、風起雲湧,驚天動地。上帝可以用微小的聲音,可以借著他人之口,可以用周遭事物來提醒激勵我們,問題是:你有在渴想思慕這種經歷嗎?你想過要改變自己嗎?
我們不能只盡其一生作一個基督徒,應該是盡己心意將基督的榜樣活出來-活出一個真實基督徒。
不要奢求屬靈激情過後能帶給你什麼,而是在這激情之中,你的熱度能否持之以恆;這一次的經歷能不能將你轉變。
讓你我一同等候並追求靈性的更新吧!